两辆豪车相继上路。傅晔修的车一直尾随陈慧兰这辆。

    陈慧兰原就奇怪,傅晔修和陈小橙的关系,以及,陈小橙口中的“员工宿舍”却是酒店地址。在车上深入思索,陈慧兰记起,这家连锁酒店和傅氏的联系。

    陈慧兰缓声问陈小橙:“你已经参加工作了吗?”先生调查的陈小橙的资料显示,她是帝外的大三学生。陈慧兰疑问:“你应该还在读大学吧?”

    陈小橙一时不知从何说起。

    要告诉陈慧兰,她需要赚取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,从高考结束开始就各种兼职吗?陈国栋母亲住院,是她支付医疗费吗?

    陈慧兰已经见识过朱翠翠对于金钱的态度,她的话大约不会令陈慧兰怀疑。

    但,陈小橙不想对陈慧兰说这些。

    她曾经不介意别人知晓她的家庭状况——经济窘迫,家人极品。

    她现在却莫名不想对任何人提及她的过往——她这二十年在陈国栋家经历的一切。

    不知何时开始,她已不会用“家”这个词,称呼陈国栋家。

    但在今夜,这辆远离小饭馆的车上,她远离这片从小生活长大的街区,陈小橙才真切感受到:

    那里不是她的家。

    那里再也不是她的家。

    陈小橙简要告诉陈慧兰:“我假期会勤工俭学。”又简单说了,她和傅晔修的劳务合同。

    陈慧兰惊喜,赞许道:“在保证课业学习的前提下,利用假期空余时间做一些工作,可以提前接触社会,锻炼自己,将来更好地从事社会各项活动,很不错。”

    陈小橙感到茫然。

    她和陈慧兰对于“大学生兼职、勤工俭学”的认知,似乎存在巨大差异。

    这不是为了“锻炼”,不是为了“将来”。而是——

    为了生存。为了现在。

    何况,她也不是“在保证课业学习的前提下,利用假期空余时间做一些工作”。

    却是,恰恰相反。

    是,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多做一些兼职,学习只要保证能够顺利毕业、能够凭借这份学历找到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。

    她的专业是英语,第二外语是日语,选修语言有法语和韩语。